首页 > 民俗 > 民俗礼仪 > 正文

[温州端午节风俗]温州的端午节习俗都有哪些

来源:民俗礼仪   2020-01-22 11:36:26

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有着抹雄黄、插菖蒲等等。而对温州地区来讲,端午节可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而在端午节的期间,晚辈们都要准备好礼物来去上门来拜望下长辈的哦,所以在温州地区,端午节也有着叫做“望节”的放眼说法,一起来看看温州的端午节习俗都有哪些到底如何吧。src="https://file.azg168.cn/file/zhonghuaminsu/jieri/duanwujie/20170510/8e1d1bc8c9ee3fe573ca23407afa6291.jpg" alt="温州的端午节习俗都有哪些" width="366" height="460" />
  温州最全端午节习俗  佩个香草袋,不怕五毒害  旧时温州城区的妇女临近端午就会用五彩布头缝成小袋,或用纸板包扎成形,再用彩色丝线缠绕,里面装入各种芳香型中药,随身携带,传说是有辟邪驱瘟之意。  吃爻端午粽,棉衣慢慢送  吃粽子是端午的一项突出节俗,温州民间有谚云:“吃爻端午粽,棉衣慢慢送”、“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好送”。可见粽子是一种可口应时,又标志季候转换的节物。人们颇重此物,或有家人暂时外去者,皆为他留存一些。  打个端午水,甘甜又明目  端午当天,温州城区人有打“重午水”的习俗,凌晨或午时到河边及水井中打水,据说此时的水常年不腐,可明目,还可做药用。  点雄黄酒,避毒邪  雄黄据有解虫蛇毒、燥温的功用,因而端午时,人们在酒中放少许雄黄,或以菖蒲末拌雄黄入酒 ,然后将酒涂抹在儿童耳、脸、额、头顶等部位,据说能以避毒邪,杀菌及诸病不染呢!  悬蒲挂艾  明·徐复祚《投梭记。出关》中曾载:“佳节端阳蒲艾荐,此情谁与展。” 温人端午“悬蒲艾于门”或“插菖蒲艾蒿艾于户”。明《弘治温州府志》也载道:“是日,插菖蒲蒿艾于户,饮菖蒲酒”,旧时城区各户皆在自家门上、床头、窗前等处悬插菖蒲、艾叶以驱鬼,按照古俗,艾蒿和菖蒲经常是同时使用,即所谓“艾旗、蒲剑”。  系长命缕  也叫“续命线”、“五色线”等。明《弘治温州府志》云:“童子以五色线系臂,名曰长命缕”。它的来历非常古老,最初为避鬼兵瘟病,后则赠以延命、安康之意,用法则有系臂和挂于门户等。唐皇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一诗中曾写道:“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草药沐浴  温州城区在端午时有釆百药沐浴克毒之俗,俗称“草头汤”, 此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尚存,中午时小孩皆沐浴更衣。据说端午时节洗了,可消毒去秽,使人不染痢疾。明《歧海琐谈》也载:“煎百草为汤,老幼毕浴。”  赛龙舟,闹端午  在端午节俗中,龙舟竞渡最吸引人,相传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百姓以赛龙舟的形式来祈求风调雨顺。由于是一种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民体质的体育活动,因此一直延续至今。每年端午,龙舟竞渡都会在温州市区会昌河上如期举行,现场热闹非凡!  玩撞蛋,祈安康  端午节吃鸡蛋,如同吃粽子一样重要,“撞蛋”也成了孩子们在这个特殊节日里的“必备项目”;用彩色蛋袋将鸡蛋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还寓意“逢凶化吉”、“吉祥安康”。端午节快到了,编个五彩蛋袋装蛋,发扬“蛋”文化吧!
  温州端午那些老风俗  温州民俗专家金文平介绍,以前家家户户煮粽子时,要加入艾草、菖蒲、夏枯草等药材和稻草灰一起煮。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内外都是黄灿灿的,而且能够保存很长时间。煮过粽子、鸡蛋的汤水也不会倒掉,留下来给小孩或者成人洗头、洗澡,据说可清凉解毒、驱暑避热,它就是温州人所说的“草头汤”,如今已经不多见了。  老家在平阳的龚先生回忆说,小时候,已出嫁的女儿要在端午节时给父母送粽子,包括十几个小粽子和一两个大粽子。如果家中父母俱在,就是两个大粽和一些小粽;如果家中父母有一个已离世,那就只送一个大粽配上若干小粽。“一个大粽子像装面条的海碗那么大,够一个成年人吃两天的。”当时生活条件差,送的粽子越大表示自己的孝心越足。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再也没看到身边的亲友送大粽子了。  温州市民俗协会副会长陈剑介绍,午时水、午时茶的说法都源自端午节。午时,就是11:00~13:00,正午便是12:00。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很看重正午的水和正午的茶。以前,农家吃水条件有限,常常要提水贮藏起来慢慢吃。每到端午节这天中午,人们就扎堆提桶、挑担,到河边、井口去提水,唯恐过时挑来的水不“正”。  另外,过端午节,无论富裕还是一般的人家,都会炒午时茶。人们从药店买回藿香、当归、陈皮等多味中药材在锅中翻炒,之后取出研磨成粉末,再配上蛋壳灰制成午时茶。需要饮用时就用水冲服,特别在端午中午吃了油腻食物后,喝一杯午时茶对健康非常有利。后来,午时茶中所加的中药越来越多,经医学研发后变成现在药店中常见的“午时茶”。  除此之外,端午中午还有许多家庭会将雄黄与酒调和饮用,并涂抹在小孩手心、脖子、额头等处,据说可杀菌,也不会染病;也有将雄黄酒和生石灰喷洒在房屋的阴暗角落、潮湿之处,以防“五毒”滋生。  无论是炒午时茶、挑午时水,还是点雄黄,都要在午时忙完,再加上赛龙舟等活动,以前温州人过端午节真是热闹极了。  老师伯在这里说一句,怎样继承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端午越过越热闹,还真是一个值得大家讨论的话题呢。
  温州人端午节风俗习惯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是个重大的节日,它和春节、中秋、冬至并称“四节”。按老传统,这一天晚辈要准备好礼物上门拜望长辈,温州方言叫做“望节”。  明朝姜准的《岐海琐谈》中记有数百年前温州地区的端午节习俗:“端午悬蒲艾于门,造角黍、黑饭以馈赠亲戚者。以雄黄、菖蒲泛酒饮之,仍用以沫小儿诸窍,复以色丝为索,名长命缕,系其足臂。煎百草为汤,老幼毕浴,社庙备龙舟竞渡,几至旬。”可见在当时,温州地区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就已经相当丰富了,其中有不少习俗还流传至今。  插菖蒲、抹雄黄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悬挂菖蒲。菖蒲多生于山涧溪边,有特殊的辛香味,能化浊开窍,去湿解毒,而且菖蒲的形状又似宝剑,据说挂在大门上可以避邪驱鬼。而在民间传说中,端午节插菖蒲的习俗还与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有着很深的渊源。  这一天还有将雄黄与白酒调和后涂抹在小孩手心、脚心与额头的习俗,据说可杀菌避疫。据医书记载:雄黄性辛温有毒,有杀百毒辟鬼魅,治头痛眩晕、痨疳蛇伤的功效。也有将雄黄酒和上生石灰喷洒在房屋的阴暗、潮湿的角落处,可以防“五毒”滋生,这是温州地区民间古老的防疫手段。  煮大蒜、卷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吃薄饼和大蒜的习俗。  薄饼是将面粉调成糊状,在平底锅中煎成又薄又圆的面饼,然后铺上炒好的肉丝、豆芽、韭菜、香菇、鸡蛋等菜肴,卷成圆筒状,吃的时候一口咬去,满嘴香喷喷的,可以品尝到多种味道。  大蒜味辛热,能开胃健脾消积化食、驱秽邪去寒滞解署气、辟瘟疫消痈肿。端午节那天,每家的主妇都会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直到大蒜软烂为止,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民间传说早餐空腹食用大蒜、鸡蛋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赛龙舟、祈平安  龙舟竞渡最初是民间用于祈求平安、丰收和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据《温州府志》记载:“竞渡起自越王勾践,永嘉(温州古称永嘉)水乡用以祈赛。”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有诗云:“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祈年赛愿从其俗,禁断无益反为酷。”温州地区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在南宋时的盛行由此可见一斑了。到明清时期就更加流行了,而且这时已慢慢演变为纪念屈原的活动。  在温州地区,永嘉上塘至沙头一带的龙舟最为出名。农历四月初一便擂鼓开上塘殿祭神,开始造龙舟,五月初一龙舟下水开划,一直到五月十五才结束。每乡的龙舟以各色彩旗区分,每支龙舟额定36人。  “鼓是令,稍是命”,到那时但见楠溪江上水花漫天,锣鼓声声,各色龙舟在湍急的江流中你追我赶,各不相让,岸上观众的呐喊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场面极为壮观。  温州人善于经商,务实精明,但也是一个很有文化传承的民族,这从以上的端午节习俗就可以窥见一斑了。插菖蒲、抹雄黄等习俗保留了上古的中华民族传统,当地的文化礼仪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你有幸到温州旅游,又恰逢端午节,千万不要错过他们的端午活动哦。

[温州端午节风俗]温州的端午节习俗都有哪些

http://m.hotu8.net/minsu/51016.html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对吗_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吗

下一篇:为什么叫端午节呢|端午节为什么叫女儿节

Copyright © 2017 宏途风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