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民间传说 > 正文

关于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四篇】

来源:民间传说   2023-12-06 12:54:08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戒节、女儿节、七巧节、七娘节、七夕节、牛犊坡节、七夕节等,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现在这个节日已经深入我们心中,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因为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节,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拜月坛”、“拜亭”、“望月楼”等古迹。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到了,很多人对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都不是很了解,其实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送礼: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9月22日今年的中秋节又要来了,许多企业又要开始给客户、领导、员工中秋送什么礼品而在做准备,中秋月饼、中秋礼品卡这些都是中秋节礼物的必选项,而从今年许多大的礼品卡一直在引领送礼的流行趋势,我们不免参考一下一些大的行业网站2012年中秋送礼送什么好的趋势。

礼品1、送传统月饼礼盒

适赠人群:员工福利、客户、生意伙伴

推荐等级:☆☆☆☆

中秋节一定要有月饼或者咸蛋礼盒,要不然怎么能叫做中秋节呢?知名的哈根达斯月饼礼盒款式众多可供挑选的余地很大。

缺陷: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吃太油腻的东西,过多的肉类对身体的危害太大,另外每年中秋都收到很多盒月饼,吃不完坏掉浪费太大了。

礼品2. 搭配传统的月饼送一些绿色的橄榄油或者进口红酒礼盒

适赠人群:贵宾客户、生意伙伴

推荐等级:☆☆☆☆

光送月饼,太单调。同时月饼礼盒最贵的也就3、4百元,实在难以体面地给大客户或者领导送礼。搭配一些洋气的进口红酒或者健康的橄榄油显得既体贴又有新意。

缺点:礼品组合是丰富的,但是又有月饼又有酒类油类,实在是不方便运输。只能采购回来自己组装,并且需要挨家挨户地送礼,不然实在是不放心现在的快递。一大箱子东西,可能在送礼的时候会有一些不方便。

礼品3. 中秋随心选礼品册

适赠人群:贵宾客户、生意伙伴、员工福利、客户、领导、政府官员

推荐等级:☆☆☆☆☆

优点: 您不用再绞尽脑汁考虑收礼人是月饼、红酒还是海鲜,也不用忍受如山的礼品堆放到您整洁的办公室,更不用每天担心礼品的包装、货损,选择中联信—中秋礼品卡,解决所有的烦恼,让您真正送礼轻松。收到礼品自选卡的用户,即可挑选自己喜爱的礼品,自由便利,还可参加中联信组织的线上、线下博饼活动,选择更多更安全更实惠。

参考资料:中联信—中秋礼遇礼品套餐

礼品4、中秋礼遇博饼套餐

适赠人群:贵宾客户、员工福利、客户、商场活动

推荐等级:☆☆☆☆☆

优点:不用绞尽脑汁的考虑今年中秋博饼的奖品应该买什么东西,也不用因为每年博饼后家里堆积如山的日常用品,还要考虑保质期的问题,选择中联信-中秋博饼套餐,轻松自如的解决您所有的问题,全省几千多家联盟商家刷卡消费,一卡在手,一卡包容。

套餐定制:中秋礼品套餐定制还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套餐定制,详情咨询:400-1166-877

卡面定制:中联信还可为您企业定制专属品牌形象的中秋博饼礼品卡!咨询热线:400-1166-877

联盟商家:

第2篇: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与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一: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传说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 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 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 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的传说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结:前三大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说是这样的:相传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 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 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以下三大传说,则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型,与知名历史人物和史料记载紧密联系。让我们继续细品吧!

中秋节的传说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 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 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的传说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 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 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节的传说六: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 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 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的传说七: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秋节的传说”的内容

第3篇: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

中秋节来历、习俗和传说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明清以来,中秋节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等地逐渐传播开来。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加迷人。    

中秋节习俗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

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最引人入胜的月宫之谜。嫦娥奔月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文本.早期的记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是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要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了仙,却被罚变成丑陋的蟾蜍在月宫捣不死之药。后来这个故事逐渐演化出许多优美婉转的新情节,如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一气射下九个太阳,人们因此得以安居乐业。不料,被射落的九个太阳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恼怒地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凡间。西王母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长生不老药送给他.后来心术不正的逢蒙趁后羿率众外出狩猎之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当机立断将药一口吞下。随后,嫦娥就轻飘飘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后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妻子。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有些地方传说中秋节就是这样形成的。

吴刚伐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天界后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一说他学仙不够专心,天帝为锤炼他的心志,罚他砍桂树,并允诺如果砍倒,即可成仙。于是吴刚便在清冷的月宫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砍下去。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原是道教掌故之一.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只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服用这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代文人写诗作词,也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元朝末年,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反抗。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起义成功后,朱元璋高兴地传下口谕,每年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用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第4篇: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

瓷库中国讯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中国的农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由于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烈日炎炎庄稼枯焦民不聊生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中非常同情老百姓的苦难遭遇于是他立志用弓箭射下多余的太阳。他日夜修炼终于得道。一日他登上昆仑山之巅运足神力拉开弓箭一气射下9个太阳并且喝令最后一个太阳必须温热适宜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的壮举受到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也被人们视为神明。不久后羿娶了如花似玉、美丽善良的嫦娥为妻。后羿结婚后除了向徒弟传授弓箭技艺外仍以狩猎为生嫦娥在家里操持家务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这对恩爱夫妻人见人爱并且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第 1 页 共 7 页

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由西天归来。王母娘娘看见后羿感其为民造福便送给他一包药并且说:“这是一包不死药吃下后就能立刻升天成仙。”后羿喜出望外拿着这包药回到家中对妻子说了这包药的来历但他不愿意撇下妻子一个人升天成仙就把不死  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遵照后羿的嘱咐把不死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谁知这件事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知道了他便挖空心思想偷吃不死药自己能够成仙飞天。  有一天后羿率领众徒弟外出打猎蓬蒙假装生病便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徒弟走后他手持利剑急速闯入后羿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敌不过蓬蒙在这危急关头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不死药身轻如燕立刻飘飘然离开地面冲出窗口飞向蓝天。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后羿不愿飞得太远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中不见嫦娥便问侍女。侍女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哭诉了一遍。后羿听后勃然大怒立即抽出宝剑去追杀恶徒。谁知蓬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直气得后羿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仰望夜空呼唤着爱妻嫦娥的名字。这时后羿惊奇地发现今日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月亮中好像有个人在晃动她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追月亮月亮就走他往后退月亮就跟来无论如何他也追不到月亮。后羿无可奈何不第 2 页 共 7 页

再追赶月亮但思念妻子之心煎熬着他他只好派侍女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仍然眷恋着自己的爱妻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之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美丽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就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广寒宫前有棵桂花树枝叶繁茂高达500多丈下边有一个人长年累月地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从来也不能被砍倒。据  说这个砍桂树的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后来成了神仙到了天界他不慎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谪到月宫让他天天做这种劳而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有诗云:“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照诗仙李白的说法吴刚砍树是为嫦娥取暖伐薪所以人们在拜月的同时也祝愿吴刚早日功德圆满解除苦难真正过上神仙的生活。  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第 3 页 共 7 页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  宫里一定非常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宝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中秋节的习俗

第 4 页 共 7 页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的记载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之夜就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庭院里设下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能少而且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张灯结彩出售时令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亦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高台观月一些富贵人家则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月饼、水果或安排家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还逐渐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农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

我国城乡百姓都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第 5 页 共 7 页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联系在一起象征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也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同时人们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幸福月饼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用以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习俗则多种多样并且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节时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宫嫦娥。金门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妇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设案桌上摆满佳果和饼食银烛高燃香烟缭绕然后拜月。  中秋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约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焰熊熊极为壮观。  第 6 页 共 7 页

还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如今中秋习俗远不如旧时盛行祭月拜月活动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唯独吃月饼仍很盛行把酒问明月庆贺美好生活为远方的亲人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关于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四篇】

http://m.hotu8.net/minsu/58610.html

推荐访问:关于中秋节的风俗和传说 中秋节的风俗和传说
最新文章

上一篇:圣诞节的来历和传说三篇

下一篇:关于万圣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精选三篇

Copyright © 2017 宏途风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